【行業】小基站-5G邊緣計算時代的新入口(25頁)

電信網向開放體系和扁平化演進,邊緣計算重要性并不邊緣。LTE 網絡以高帶寬和大連接數來應對移動互聯的應用需求,設計場景僅面向 MBB,較為單一。而 5G 則是整套全新的基礎網絡架構,以未來移動化的接入方式為錨點,定義了涵蓋人人連接、物物連接和人物連接三個層次的需求。因此要在整網架構和較能的高度理解 5G,業務上的多樣性,要求 5G 網絡必然更靈活、更智能、更易于適配場景和拓展。

邊緣計算可滿足多重需求,接入網 MEC 潛力可觀。4G 之前的封閉體系設備架構正越來越難以適應移動互聯業務的爆發,曾經在電信網改造中被鋪墊很久的 NFV、SDN 概念將很可能在 5G落地,設備封閉體系打破,將構建起專用芯片+通用設備+開源操作系統+應用層的開放式體系,網絡架構走向扁平,同時控制面與業務面分離,運營商得以依據開放接口對網絡進行編排、分配和使能。

小基站將是 5G 高密度多形態組網的核心。5G 重新規劃頻譜分配和基帶方式,承載業務的核心頻譜較 LTE 整體提升,eMBB 階段承載業務的主力頻點,如 2.6GHz 和 3.5GHz,較4G 的數百兆至 2.4GHz 范圍有了系統性上移。按照理論估算模型,覆蓋面積之比約為載頻比倒數的平方,根據三大運營商現有頻譜及規劃,參考存量站點占比,5G 要做到與 4G 同等的全覆蓋,所需的宏站點數目保守估計為 LTE 宏站點的 1.5 到 2 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