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中國流行病學特征的一類癌癥。消化系統腫瘤從傳統的解剖學部位分類主要包括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肝癌、胰腺癌,以及其他發病率較低的膽管癌、間質瘤等。根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NCCR)發布的數據,預計2015年我國新發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和肝癌的病例數分別為47.8萬、67.9萬、37.6萬、46.6萬,分別占比當年全國新發癌癥病例的11.1%、15.8%、8.8%和10.9%,合計占比高達46.6%,而這一比例在美國僅12.7%、全球僅24%;除肺癌發病人數占據國內第一位外,發病人數前五中的其余癌癥均被消化系統腫瘤占據。
胃癌每年新發 67.9 萬例,國內第二大腫瘤。胃癌是我國每年新發患者數量第二的癌癥,僅次于肺癌。根據胃癌患者的TNM分期,選擇不同的治療手段,原位癌(Tis)僅需手術切除,其余I期-IV期患者選擇不同的組合療法,但是均需要藥物化療作為新輔助、輔助或姑息性治療。
食管癌每年新發 47.8 萬例,預后極差。食管癌是我國年發病人數第三的腫瘤,NCCR預計2015年國內新發食管癌47.8萬例,占當年新發癌癥患者的11.1%,消化系統腫瘤中僅次于胃癌。食管癌在國內的高發現狀有別于全球和發達國家的流行特征,該癌種在美國的發病人數僅占所有癌種的1%,發病人數排名19位;即使是全球平均水平,食管癌發病人數占比和排名分別為3.2%和8,遠低于國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