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影響:書價上漲或抑制短期消費需求。大眾出版圖書的銷量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因此圖書價格自然是影響人們進行消費的重要因素。近年來,隨著環保政策的加強,圖書上游的紙張成本持續攀升,直接推升新書價格。根據北京開卷的數據顯示,2018 年上半年新書平均定價 88.15 元/本,較去年同期提升了 12 元以上,過去 5 年新書定價復合增速達到 7.6%。目前大眾圖書均采用市場化定價,而紙張和印刷依舊是圖書成本中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根據我們對中國出版招股書的分析,目前圖書出版的印刷和紙質成本占比出版成本在 60%以上,紙張價格的攀升無疑會傳導至圖書價格,進而影響居民對圖書的消費熱情。
長期影響:居民購買力是長期決定因素,數字閱讀等新業態仍對實體圖書市場具有一定沖擊。短期爆款內容和價格波動無疑會對圖書市場造成一定的擾動,但若將時間周期拉長,圖書消費作為可選消費品的一種,會受到居民購買力的長期制約,我們在對比中美兩國市場后發現,圖書消費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具有較強的同步關系:在經濟向好,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的繁榮期,人們無疑會更有動力和能力來購買圖書,補充“精神食糧”,但在經濟下行期,圖書消費作為可選消費,往往也是最先被縮減的非必須開支。
教輔教材分析:剛需市場 短期看政策 長期看人口。由于高考等紙質考試制度的存在,教輔教材等圖書受電子出版物和宏觀經濟影響較小,具有一定需求剛性。但由于課本等目錄內教材教輔普遍采用學校征訂的方式,各省均有唯一指定的教材教輔發行商,價格也并非由市場決定,因此圖書價格的上漲具有一定政策滯后性。各省市的教材教輔發行資格和種類、品種數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