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生產量是預測全球經濟發展的風向標。1900-2000 年全球黃金產量共經歷三個完整周期,在每個約 30 年的周期內都有與之相關的世界性事件。我們預計第四個周期是在2001-2030 年,與之相關的是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未來十年全球經濟有望持續平穩發展。
從黃金到美元,國際貨幣的歷史變遷。根據黃金的貨幣功能,發展分為四個歷史時期:19 世紀之前黃金作為帝王財富和權勢象征的皇權壟斷時期;19 世紀至 20 世紀 30 年代黃金產量凸顯貨幣屬性的金本位時期;20 世紀 40 至 70 年代初黃金逐漸被美元取代成為主流貨幣的布雷頓森林系時期;20 世紀 70 年代至今黃金具備多重屬性的非貨幣化時期。
基于宏觀經濟周期,看黃金的資產配置邏輯。主要根據宏觀經濟增速(GDP 增速、制造業工業生產同比增速)和通脹水平(CPI 同比及核心 CPI 同比增速指標)兩個指標的變化,來分析各個經濟周期中增速調整和通脹表現,并選取與未來一段時間預期相似的歷史數據,看美元指數和實際利率水平的變化,分析股票、黃金及大宗商品的大類資產收益表現,從宏觀角度梳理黃金配置邏輯。
美元指數與實際利率是影響金價的核心,市場情緒是關鍵。《牙買加協議》確定黃金非貨幣化,標志著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自此黃金價格開始大幅度波動,黃金價格的影響因素包括美元指數、實際利率、通脹水平、風險因素及供需格局等。其中,美元指數與實際利率對金價的走勢影響最明顯,大約 70%的時間成立;在此基礎上,看風險因素對短期市場情緒的影響。
過去三十多年經歷的四個經濟周期均呈現“長升短降、多次調整”的特點。自 1982 年來,以 GDP 季度同比和制造業工業生產同比增速顯示美國經濟共經歷四個全周期,以經濟明顯衰退的時間點劃分的每個經濟周期均呈現“長升短降、多次調整”的特點,即經濟擴張時間長于經濟衰退期,并在每個周期中都有長時間的波動期。目前美國經濟周期正處在第五個周期(2009.06—至今)的上行周期。2009 年 6 月至今是經濟增速先快速復蘇、后波動階段,此輪自 2012 年初經濟快速復蘇階段性見頂后,共經歷 3 次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