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商用飛機系列-支線飛機正面臨發展機遇(20頁)

我國國內航線現狀:大部分航線單班客運量較小。根據巴航工業、龐巴迪的統計,我國每日單向客流在 300 人次以下的航線占 75%,每日單向班次在 2 次以內的航線占 68%,平均單班旅客數量低于 120 人次的航線占 76%。我國國內客運量主要集中在少部分航線,我國大部分航線的每班次客運量規模較小。

我國機場現狀:一線機場吞吐量占比上升,二線占比下降,三線占比徘徊在 4%~5%左右。2017 年,我國共有 229 個機場,其中一級機場 24 個,承擔年旅客吞吐量占總數的 72.4%;二級機場 60 個,承擔年旅客吞吐量占總數的 23.5%;三級機場 145 個,承擔年旅客吞吐量占總數的 4.1%1。2013 年,我國共有 193 個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占比在一、二、三級機場中分別是 62.3%、33.1%、4.6%。2017 年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大城市機場旅客吞吐量占總數的 24.3%。

隨著我國人均 GDP 的快速增長,我國民航客運量和旅客周轉率均有較快增長。我國人均GDP 從 1995 年 5,091 元增長到 2017 年 59,660 元(CAGR 12%),人均每年飛行次數從 1995年的 0.04 次增長到 2017 年的 0.4 次(CAGR 11%);客運量從 1995 年的 5,117 萬人增長到2017 年 55,000 萬人(CAGR 11%)。2017 年,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首次突破千億噸公里,達到 1083.1 億噸公里。目前,中國作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場仍在快速增長。據 ICAO(國際民航組織)統計,2016 年,中國運輸總周轉量、旅客周轉量分別增長14%、15%,增速在前 10 大民航市場中與土耳其并列第一。

未來 20 年,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中產階級人口做大,中國民航產業仍將保持較快增長。根據 Sabre、HIS 與空客公司數據,到 2026 年中國國內旅客周轉量將達到 2 萬億噸公里,到2036 年中國人均每年飛行次數將達到 1.3 次。我們明確指出,未來 20 年是中國民用航空產業的蓬勃發展期。

我國未來 20 年將交付約 900 架支線噴氣機。龐巴迪預測,2017-2036 年全球將新增 12550架 60-150 座級客機,其中 5750 架為大型支線客機,6800 架為小型單通道客機;中國將新增 2150 架 60-150 座級客機(全球占比 17%),其中 900 架為大型支線客機,1250 架為小型單通道客機。另根據《中國商飛公司 2016-2035 年民用飛機市場預測年報》,未來 20 年我國預計交付 908 架噴氣支線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