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7 年度營收排名,電裝公司營收規模居世界零部件商第二名。據公司官網及2017財務年度報告,截止2018 年3 月31 日,電裝公司在全球擁有約200 家子公司,17 萬名雇員,3.8 萬個專利,2017 財務年度營業收入達481 億美元。據蓋世汽車數據,按營收口徑,電裝公司2017 年在全球汽車供應商領域排名中位列世界第二位。
與豐田集團交叉持股,超四成營收來自豐田。截至2017 年12 月,豐田汽車公司持有電裝公司股份的24.23%,為第一大股東,豐田工業公司持有8.89%,為第二大股東。同時,電裝公司持有豐田汽車公司股份的2.66%。1949 年,電裝公司從豐田汽車公司獨立,初始階段業務主要為豐田汽車提供產品,隨著自身發展壯大,電裝逐漸開始為其他企業提供產品。長期以來,豐田集團一直是電裝公司的第一大客戶。據S&P Capital IQ 數據,1986年以來,電裝的營收增長情況基本與豐田公司同步,豐田的發展對電裝的發展影響明顯。
背靠整車廠商,海外擴張與豐田汽車具有同步性。豐田集團起步自紡織機行業,于1937年正式成立豐田汽車工業公司。豐田汽車公司在全球28 個國家和地區擁有51 家海外生產公司,汽車產品銷往170 多個國家和地區。電裝與豐田的海外研發、生產基地及銷售網絡的建設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同步性,我們認為豐田的海外擴張步伐對電裝公司的發展壯大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電氣部件開發起家,逐漸布局動力總成和信息安全系統領域。電裝公司成立之初的業務以電氣部件開發和生產為主,自1955 年創立噴射泵預備部門之后,公司開始拓展其他業務領域,并逐漸在熱管理系統、動力總成系統、信息與安全系統、電氣化系統、電子系統、小電機等多種產品領域開展經營。根據公司2017 年報,熱管理系統、動力總成系統和信息與安全系統三大板塊業務為公司的支柱業務,營收分別占比28.4%、24.7%和18.5%,總共占比71.6%。公司注重各板塊產品的技術研發,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致力于提高產品的環保性、安全性和舒適性。
熱交換系統世界龍頭,致力產品差異化。公司的熱交換系統的主要產品包括供熱通風和空氣調節相關產品,以及散熱器。公司在該板塊有世界領先的市場份額和生產研發能力,2017年,熱交換系統板塊的營業收入達14522 億日元,同比增長7.0%,營收占比達28.4%。基于熱交換系統零部件產品差異化低,易導致價格戰,以及世界各國燃油經濟監管趨嚴等兩大現實因素,公司在熱交換系統板塊確立三大中期戰略:一是加強維護客戶關系和已有產品的成本優勢;二是增強產品差異化,研發燃油節約型產品;三是加強研發和制造注重安全性和舒適性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