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發展機遇期(33頁)

工業互聯網屬于泛互聯網。工業互聯網(Industrial Internet)在英文稱謂上與當前全球互通的因特網一致,一定程度上說明工業互聯網將基于當前的因特網技術基礎實現互聯互通。根據GE 的定義,工業互聯網屬于泛互聯網的目錄分類,使用開放性網絡來連接人、數據與機器,從而激發工業化生產力。

工業互聯網平臺是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根據2017 年11 月27 日發布的《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工業互聯網包括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其中網絡是基礎,平臺是核心,安全是保障。

數據采集(邊緣層):數據采集并向云端集成。具體方式為通過各類通信手段接入不同設備、系統和產品來采集數據,進而依托協議轉換技術實現多源異構數據歸一化處理,最后利用邊緣計算設備實現數據由底層向云端平臺集成。這一部分的核心技術是邊緣計算技術。邊緣計算與云計算的融合相較于單一的云計算更加智能、高效、節能并且降低延遲。

工業PaaS ( 平臺層): 數據挖掘并構建開放式云操作系統。PaaS(Platform-as-a-Service)的意思是平臺即服務,該層級的核心是構建開放式的操作系統,從而幫助用戶快速構建定制化的工業APP。這一層級是整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核心。

這一層級的核心要素是基于微服務架構的數字化模型。數字化模型分為兩種:一是機理模型(基礎理論模型、流程邏輯模型、工藝模型、故障模型、仿真模型等),本質是經驗知識和方法的固化;二是大數據分析模型(數據回歸模型、機器學習模型等),本質是對相關關系的分析。當各類數字化模型呈現在工業PaaS平臺上時,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一是整體式架構,即將一個復雜大型的軟件系統直接遷移至平臺;二是微服務架構,即將非標的工業技術、知識、經驗和方法碎片化成一個個功能單元,應用層可以快速、靈活的調用多種碎片化的微服務(實現復用),實現工業APP 的快速開發部署和應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