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子在整車成本中占比逐步提高。目前汽車電子在整車成本中占比分別為:緊湊型轎車15%、中高檔轎車28%、混動轎車47%、純電動轎車65%。未來隨著混動、純電動等新能源汽車產量逐漸增加,汽車電子2020年有望達到平均占整車成本50%以上。
我國汽車電子市場在國內汽車整車市場高速發展和汽車電子技術滲透率不斷提高的刺激下,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16 年國內汽車電子市場總規模為730.6 億美元,占全球市場規模的31%。國內汽車電子市場未來5 年CAGR 將超過15%,2019 年中國汽車電子市場規模近千億美元。
汽車電子技術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電子電路控制、微機控制、車載局域網控制3 個階段。根據控制功能,汽車電子控制系統也可分為動力性、安全性、舒適性、信息和娛樂通訊控制4 個類別。隨著AI 技術、互聯網技術和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汽車共享將成為未來汽車行業的主要發展趨勢,驅動汽車電子需求快速增長、汽車電子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按照產品的功能和應用領域,中國汽車電子市場可分為動力控制產品、底盤控制與安全產品、車身電子產品和車載電子產品四個細分領域。2008年動力控制、底盤控制與安全系統產品分別占據了29.5%和27.9%的市場份額,位列市場第一和第二位。近年來,隨著客戶對車輛的安全性能、舒適便捷、互聯通信的需求提升,安全駕駛輔助系統和車載電子快速增長,互聯網企業等交叉行業廠商進入使得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動力控制系統發展較為完善,技術門檻高、市場集中度較高;其他安全控制和車身電子的增長保持穩定。
汽車電子產業鏈主要由3 個層級構成。(1)上游:電子元件供應商:包括車用半導體與IC 業者,代表廠商有恩智浦半導體(NXP)、瑞薩電子(Renesas)、英飛凌等。(2)中游:汽車電子系統廠商,代表廠商有博世、大陸、電裝等。(3)下游:整車制造廠與維修廠,代表廠商有:奔馳、寶馬、大眾等。汽車電子行業內的AEC-Q100 標準和ISO-26262 標準對汽車電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極高,廠商進入整車廠配套體系的認證周期約為2-3 年;汽車零件升級換代慢,周期約為5-6 年,認證和升級換代周期長、行業壁壘高導致汽車電子產業鏈格局穩定,市場集中度高,博世、大陸、電裝等國際寡頭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