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互聯網停車,下一個獨角獸公司崛起(47頁)

互聯網停車啟航:C端流量聚集,下一個平臺級業務的思考

2015年運營商數據顯示:中國移動終端活躍用戶數最高的前20名apps中,騰訊開發或其投資的占據9席(其中微信、QQ以月活5.3、5.1億分列前兩名)、阿里占據5席(其中手機淘寶、支付寶以1.8、1.5億月活分列第3、6名)、百度或其投資的占據4席;除BAT外,獨立apps排名在前20的僅有2席(分別為360手機衛士和PPTV)。

C端流量的全面聚集在2015年加劇了O2O行業的恐慌,近期新崛起的獨角獸公司無不被BAT歸于囊下。“嘀嘀打車”、“餓了嗎”也因為背靠巨大流量入口快速占據了出行和餐飲兩個幾乎最高頻的O2O領域,在顛覆傳統行業的同時顛覆了相關領域的同類先行公司,而互聯網贏家通吃的這張獨角獸船票也變得更加稀缺,尋找BAT做不了的領域似乎成了互聯網戰場的唯一出口。

2016年,企業級(2B)市場和新硬件市場將是我們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兩個重要方向。B端資源整合、C端客戶服務,互聯網停車啟航

伴隨O2O資本寒冬,2016年或將成為O2O行業大規模去產能之年;而逆向思考,這也或將加速細分行業更快結束混戰、去偽存真,新的龍頭公司更快崛起之年。其中,“互聯網停車”由于其剛性需求、B端屬性、重資產重運營屬性等,或將迎來快速發展之年。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面向C端的社交網絡和面向商品的電子商務已日漸成熟,尤其是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通過智能終端,C端以實現普遍聯網,移動支付等基礎環境日漸完備,互聯網下沉實體產業的條件同樣已經成熟。另外,停車難帶來的“出行之痛”是城市的痼疾,通過互聯網把分散的停車場聯接起來,破除信息孤島,實現有限停車資源的優化配置使解決之道。“互聯網+停車”市場在共享經濟、資本涌入、政策利好三大驅動力下,各種停車Apps涌現,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停車Apps遠超100個。

1 2 3 4 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