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計算機專題-風起云涌看SaaS(28頁)

云計算的出現,有望實現從資源到架構的全面彈性。云計算出現的最初目的是實現對計算資源、存儲資源與網絡資源這三種資源的管理。管理的目標主要是達到兩個靈活性:空間靈活性和時間靈活性。為了實現對資源的管理,從歷史上看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物理機時代,即服務商在接到請求后直接采購服務器到機房,此階段無法解決任何靈活性問題;第二階段是虛擬化階段,即由虛擬化軟件虛擬出大小靈活的資源并由人工來為客戶分配,此階段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靈活性問題,但是很難快速擴大規模;第三階段是自動調度階段,即由調度軟件來執行虛擬化操作,這個階段解決了兩個靈活性問題,可以真正被認為是云計算的開端。

云計算本質是IT 行業的共享經濟。共享經濟是社會資源高效使用的一種方式,共享經濟的要素包含規模效應、邊際成本遞減和標準化產品等。從商業模式上看,云計算的硬件與軟件是由服務商統一提供,存在規模效應;從盈利模式上看,云服務廠商主要有授權費和服務費兩種收入,盈利不再是一次性的;從競爭態勢上看,云服務需要保證客戶黏性,平臺化能增加云服務廠商的競爭力從而形成競爭壁壘。綜上所述,在這三點上云服務與共享經濟是類似的。我們認為,云計算就是共享經濟在IT 產業的范例。

云服務實現從底層到上層全覆蓋,IaaS、Paas、SaaS 是三駕馬車。IaaS 即提供基礎設施類的服務(如服務器、存儲器等底層基礎設施),其作用是提供計算資源等資源作為服務給客戶。IaaS 是實現云服務的基礎,也是一種“重資產”的服務模式,需要較大的基礎設施投入和長期經驗的積累。Paas 可以看作是互聯網的操作系統,Paas 將開發平臺提供給客戶,用戶基于此平臺可以快速開發出自身所需要的應用,節省時間并且提高效率。與IaaS 相比,Paas 的重點更在于構建出緊密的產業生態,而不是直接經濟效益。SaaS 是基于云計算的應用級服務,直接面向最終用戶,用戶無需考慮底層的基礎設施以及實現問題,可以直接通過網絡訪問所需的服務。不同于IaaS 與Paas,SaaS 服務種類繁多,應用場景與商業模式更加靈活。SaaS 主要客戶包括個人消費者與企業級客戶。

云計算產業發展將以IaaS 和SaaS 為核心。IaaS 居于最核心的位臵,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其巨大的需求推動數據中心和服務器市場的增長;另一方面,IaaS 的發展是Paas和SaaS 完善的基礎。而SaaS 作為云服務的最上層,直接面向用戶,不同于IaaS 的重資產模式,SaaS 允許中小企業直接參與行業競爭,有利于為客戶提供多樣化服務,適應不同場景需求。

本質上看,SaaS 是對傳統軟件交付形式的變革。傳統軟件的交付方式,最簡單的就是采用單機軟件的形式,即在每個用戶的電腦上安裝一套應用程序,程序的運行、數據存儲、更新等都在本地進行。這些彼此獨立的應用程序使得集中管理難以實現。而在SaaS 模式中,應用程序運行在SaaS 廠商自己的服務器中,大多情況下用戶可以直接通過瀏覽器使用,無需本地安裝與部署,且可以同時向多租戶提供服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