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信息化裝備發展水平是打贏信息戰爭的決定因素。以物質和能量為基礎的機械化戰爭正逐步演變為以信息為基礎的信息戰爭。在現代戰爭中,傳統武器裝備在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正在逐步減弱,電子信息裝備徹底改變了現代戰爭。
國防信息化是以C4ISR (一體化指揮控制系統)為核心,涵蓋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偵查等全維度軍事信息系統。其下游產業鏈包括雷達、衛星導航、軍工通信、軍工電子等市場領域,C4ISR 眾多子系統功能的實現離不開信息化武器裝備的支持。
電子信息裝備是軍事裝備作戰效能的“倍增器”。電子信息裝備與各種機械化裝備結合,實現了傳統武器功能的擴展、性能的提高。打擊兵器彈藥威力增加一倍,其作戰效能只增加40%,而通過電子信息裝備提高打擊精度一倍,其作戰效能將提高400%。根據美軍論證,一支同等規模的機械化部隊改裝成信息化部隊后,戰斗力可提高3 倍以上。以電子對抗為例,中東戰爭中估計效費比高達90,即每項電子對抗裝備投資1元,可以減少其他裝備90 元的損失。
中美國防信息化裝備差距明顯,細分領域亟待突破。目前,美國陸軍裝備的信息化裝備程度已經達到50%以上,美國海軍、空軍的信息化裝備程度已經達到70%以上,初步建成了信息時代的信息化武器裝備體系。美軍稱,到2020年前后,美軍各軍兵種的武器裝備將全部實現信息化。從中美信息化裝備發展程度對比來看,我國信息化裝備發展水平仍遠遠落后于美國,其中衛星導航、雷達、通信設備、集成電路等細分領域亟待突破。
我國國防信息化建設全面啟動,未來將迎來千億市場。政策助力國防信息化提速。2016年5月中央軍委頒發《軍隊建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到2020年,要構建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的現代軍事力量體系。2016年7月由國務院印發的《2017-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指出,到2020年前,要加快信息強軍,積極適應國家安全形勢新變化、信息技術發展新趨勢和強軍目標新要求,堅定不移把信息化作為軍隊現代化建設發展方向,在新的起點上推動軍隊信息化建設跨越發展。按照軍委和國務院的目標,我們認為國防信息化在“十三五”進入補償式發展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