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 年代至90 年代底是我國電子政務的起步期,?三金工程?拉開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的序幕;繼美國1990 年前后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后,我國電子政務啟動了?三金工程?建設(金卡、金橋、金關);期間我國于1993 年成立?國家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為主席,統一領導和組織協調全國的信息化建設工作。
1996 年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小組由20 多個部委組成。1996 年4 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成立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國辦發[1996]15 號),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任領導小組組長,將原國家經濟信息化聯席會議辦公室改為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電子工業部副部長呂新奎任辦公室主任;電子政務的發展進入?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時期(1996-1998)。該領導小組由20 多個部委組成,設立的跨部門的信息化工作協調小組,表明了國家對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視,為跨部門信息化協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新途徑。
跨部門信息化推進順利,?政府上網工程?引導電子政務由?無紙化辦公?走向?網絡時代?。在?九五期間?(1996-2000)國家主要啟動了?政府上網工程?,該工程由中國郵電電信總局和國家經貿委經濟信息中心等40 多家部委(辦、局)信息主管部門聯合策劃發起,為我國網絡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于2001 年成立,跨部門頂層協調高度提升至總理級別:1999 年12 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成立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國辦發“1999”103 號),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國家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由15 人組成;整體頂層協調重回副總理級別: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任組長,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任副組長。同時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推進我國信息化建設和維護國家信息安全工作的領導,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重新組建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任組長;胡錦濤、李嵐清、丁關根、吳邦國、曾培炎為小組成員。
國家的高度關注以及頻繁的政策指引,電子政務行業進入10 年黃金發展期;相關項目建設一直影響至今。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的成立對推進我國電子政務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2001 年-2006年期間,領導小組連續開了五次會議:相繼發布了《關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指導意見》、《關于推進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建設的意見》、《電子政務總體框架》等若干重點文件。期間我國電子政務圍繞?兩網一站四庫十二金?快速推進時期;項目建設覆蓋了我國電子政務亟須建設的各個方面,涉及信息資源開發、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整合、信息技術應用等領域,初步構成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基本框架;以?金稅三期、金關二期?為例的相關項目的建設升級,一直延續至今;電子政務自此進入?十五及十一五末?期間(2000-2008 年)的接近10 年黃金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