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裝修緩慢起步的十五年。二十世紀末,國家建筑部提出“一次性裝修模式”的概念。1999 年,國務院轉發了《關于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提高住宅質量若干意見》打響了推進全裝修的第一槍,但是仍然沒有提出具體的定義和標準。直到2002 年,全裝修住宅的概念和相應的標準才第一次出現在政府文件中,但并沒有強制推行,只是鼓勵推廣。全裝修住宅是裝修一次到位的簡稱,指房屋交鑰匙前,所有功能空間的固定面全部鋪裝或粉刷完成,廚房和衛生間的基本設備全部安裝完成。之后,全國逐漸出現全裝修房和精裝修房,但是并沒有形成規模。2008 年,建筑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住宅裝飾裝修管理的通知》中再次提到取消毛坯房,推廣全裝修房,依然缺少全國各省市響應。在2014 年之前,地產開發商只是根據自身需求推出全裝修住宅和精裝修房。
發達國家精裝滲透率高,平衡標準化與個性化。全裝修與精裝修的概念并不存在于國外;國外多用“住宅產業化”這一相似概念,本文中仍稱之為精裝修。根據《中國建材報》數據,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精裝房的滲透率超過80%,裝修配件工業化水平高,通用性強,注重節能環保,平衡裝修標準化和住戶個性化,是我國全裝修政策的發展方向。
全裝修與精裝修。全裝修與精裝修是兩個相似但是不同的概念。按建筑部規定全裝修是裝修一次到位的簡稱,指房屋交鑰匙前,所有功能空間的固定面全部鋪裝或粉刷完成,廚房和衛生間的基本設備全部安裝完成。我國官方在文件中推行的一直都是全裝修,或稱全裝修住宅、全裝修(成品)房。目前,市場上對精裝修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是一般認為精裝修指的是裝修的檔次和品質,使用品牌家具和高級材料,裝修的完成度相較全裝修也更高,有些甚至能達到拎包入住的程度。全裝修更注重基礎設施和硬裝的完整。值得注意的是,2002 年推出的標準中廚房要求包含吊柜、灶臺和調理臺;而衣柜則沒有要求。
一線城市全裝修率高,二線城市成為主要市場。目前我國精裝修住宅滲透率剛到達20%,北京、上海、深圳新建全裝修住宅比例到達70%以上。北京、上海作為最早喊出全裝修政策的省市之一與其較好的市場基礎和較高的接受度有關。上海在2011 年的時候精裝住宅占比僅為21%左右,而在2017 年全面推行外環線內實行了新建房100%全裝修的政策時全裝修住宅的滲透率已經超過70%;北京全裝修滲透率在2011-2017 年的增長路線與上海十分相似,從約21%到70%以上。一線、二線和三四線城市的全裝修發展極不均衡,我們認為未來下線城市全裝修滲透率有很大提升空間。根據奧維云網數據,2017 年上半年一線城市精裝修房銷售占市場總量的14.2%,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銷售占比分別為53.0%和28.1%,二線城市精裝房是近年主要增長點。
消費升級進行時,裝修邁向中高端。以國內中產階級為代表的消費主力,對生活品質有著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因此裝修的標準必然也經歷消費升級,中高檔的櫥柜衣柜以及家電的需求預計會上升。2017 年上半年精裝房主要集中在2 萬元/平方米以內的區間,占總份額的77.5%,約31.3 萬套;其中最受歡迎的價格區間為1-1.5 萬元/平方米,占得33.8%的份額,約13.4 萬套。1 萬元/平方米的低端住宅份額為28.4%,同比下降20.6%。按照所有區間的中點和所占份額可估算得今年新售精裝房的加權平均價格為1.6 萬元/平方米;按三萬以下的區間計算(上半年精裝房供應量的89.5%),加權平均價格為1.27 萬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