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的背景及進程。海灣戰爭軍事行動發生于1991 年1 月17 日-2 月28 日,此時蘇聯尚未解體,冷戰尚未結束。但由于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失敗,國力遭到嚴重削弱,國際局勢實際上已經開始由兩極向一超多強轉變,所以海灣戰爭也被稱為冷戰結束后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
本次戰爭成為了美軍展示信息化裝備的舞臺。空襲期間,F15、F117 等多款新銳戰機表現優異,重創了伊拉克的防空和指揮系統,挫傷了伊拉克軍隊的士氣,為后續地面進攻打下基礎;面對伊軍飛毛腿導彈反擊,愛國者導彈組成了聯軍的一道屏障;陸戰階段,阿帕奇直升機成為伊拉克裝甲部隊的夢魘。
海灣戰爭爆發于美股企穩上漲的牛市環境中,戰爭期間標普航天國防指數、標普500 指數以及部分新興市場指數漲幅較為明顯。戰爭當日,標普500 指數上漲3.7%,在1 個多月的戰爭期間上漲11.9%,戰爭結束后仍緩慢上行。戰爭對軍工股的提振效果尤為明顯,開戰當日,標普航天國防指數大幅上漲4.6%。此外,戰爭對于香港、日本等新興市場股市刺激作用也較為明顯,恒生指數、日經225 指數在開戰當日以及開戰期間都有較為明顯漲幅。
戰爭爆發前以避險情緒主導,黃金、原油漲幅較大。在戰爭爆發前,市場恐慌指數(VIX)大幅上升,資本外流導致日元升值,黃金作為作為避險產品價格也快速上漲,這一趨勢在聯合國678 號決議最后期限的1 月15 日達到頂峰。原油價格對于產油區戰爭反應強烈,WTI原油期貨結算價在開戰前1 個月上漲18.3%。
戰爭爆發后,預期兌現、不確定性消除,黃金、原油價格回歸理性。1 月15 日過后,戰爭幾乎確定爆發,市場不確定性快速下降,VIX 指數直線下滑,出于對美國軍事實力的信心,資金開始向美國回流,日元開始貶值。1 月17 日戰爭爆發,WTI 原油期貨結算價當日下跌33%,黃金現價當日下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