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從雙攝到3D成像,中國光學的崛起(26頁)

雙攝突破單攝瓶頸,大幅提升畫質。攝像頭的拍攝效果由整個攝像頭模塊質量決定。整個攝像頭模塊里包含多個部件,比如攝像頭的尺寸和制作材料、光傳感器、圖像處理硬件以及軟件等。傳統手機多配以單攝像頭,而單攝像頭拍攝效果的提升主要通過對像素的提升完成的。但隨著光學傳感器感光面積受限,像素提升也開始遇到瓶頸,因此很多廠商開始考慮從其他方面進一步提升畫質。從2000年夏普發布第一款11萬像素的J-SH04手機,到2006年三星的1000萬像素B600手機,攝像頭像素經過了一個快速的提升過程。但是隨著LG Optimus 3D雙攝手機的問世,僅為500萬像素的攝像頭卻獲得了優于千萬像素手機的拍攝效果,引發了行業的新風潮,2016年iPhone7 Plus發布,1200萬像素雙攝像頭更是引領了單攝像頭像素不斷提升以及雙攝像頭替代傳統單攝革新兩大趨勢。

差異化創新助力雙攝滲透率提升,市場空間將進一步擴大。差異化創新構筑智能終端新壁壘。智能機經過過去幾年猛烈的增長和普及后,現面臨著銷量增速下滑的問題,正力求創新突破窘境。而雙攝作為近年為數不多的創新,各大終端廠家均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相繼發布帶雙攝的器件機型。蘋果公司在2016年發布的iPhone 7Plus系列中加入雙攝配置,此舉具有行業標桿意義,各手機廠家相繼跟進,現幾乎已成各大品牌旗艦機標配。

除消費電子外,汽車電子同樣為攝像頭市場帶來新驅動力。ADAS系統為車載攝像頭帶來新的增量需求。隨著智能駕駛的進一步發展,ADAS滲透率持續提升。ADAS,全稱高級駕駛輔助系統,是利用車載傳感器收集車內外環境數據,進行動/靜態物體辨識、偵測與追蹤等技術處理,幫助駕駛者及時察覺可能發生的危險從而提高行車安全及舒適度。ADAS系統常見功能模塊包括車身電子穩定系統ESC(ESP)、自適應巡航系統ACC、車道偏移報警系統LDW、前向碰撞預警系統FCW、自動緊急剎車系統AEB、盲點探測BSD、夜視系統NV、自動泊車系統APS等。而車載攝像頭作為最基本最常見的傳感器之一,對于ADAS系統不可或缺,未來市場空間將超百億元人民幣。

CMOS圖像傳感器占比最大,日韓占據主要市場。圖像傳感器的生產需要復雜的技術和加工工藝,其市場長期由索尼(日本)、三星(韓國)和豪威科技三家占據主導地位,市場份額超過60%。索尼在CMOS圖像芯片領域發展非常成功,其市場占有率,尤其是高端市場占有率近年來逐漸攀升。三星2014年智能手機業務受阻后,加大了對圖像傳感器的投入,通過全像素雙核對焦技術和ISOCELL技術(減少像素干擾)的研發,逐漸打入了高端市場。在2011年之前,豪威科技無疑是圖像傳感器市場的老大,但隨后幾年逐漸被索尼和三星超越。格科微在低端攝像頭芯片市場一直是以低價為利器,產品多以薄利多銷的形式為主,這也使得其迅速占領低端市場70%的份額。

手機鏡頭制造廠商大立光一家獨大。手機鏡頭市場規模穩步增長,根據TSR公布的資料顯示,2011年全球手機鏡頭市場銷量為14.64億件,2015年增長至31.99億件,年均復合增長率21.6%。預計到2020年,全球手機鏡頭市場銷量將達44.3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