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家裝應運而生。傳統家裝以設計師牽頭開展項目的落地實施,涉及團隊包括品牌商、中介、施工團隊等。家裝施工的核心流程包含前期設計、主體改建、水電、木工、瓦工、油工等。21 世紀初屬于家裝市場的興起階段,此時裝修行業是一個新事物,市場競爭并不激烈,準入門檻也不高,松散的競爭氛圍慣出了裝修行業的諸多陋習,市場內魚龍混雜,在行業早期就埋下了負面基因。隨著新參與者的不斷加入和時間的推移,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然而家裝公司們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營銷競爭,真正業務品質的提升卻乏善可陳。整體行業的功利氛圍,以及規范化施工群體的缺失,使得鮮有家裝公司耐心雕琢自身業務。施工質量參差不齊,服務水平低下,已成為傳統家裝的“阿克琉斯之踵”。
互聯網家裝商業模式各異。整個家裝的產業鏈非常長,不同企業由不同的環節切入,從而產生了不同的商業模式。目前,互聯網家裝公司主要包括平臺型、垂直型企業,平臺型企業主要為建材商、裝修公司、消費者等提供平臺,從而進行撮合交易,但部分公司也具有一定的線下施工能力,其中代表企業包括齊家網、土巴兔等;垂直型企業多具有較強的線下施工能力,同時具有供應鏈、倉儲物流等環節,對施工品質具有較強的掌控能力,代表企業包括愛空間、我愛我家,還有傳統裝飾上市公司,其中金螳螂以直營店的模式開展,東易日盛是直營+加盟并重的模式等。我們發現,平臺類的公司更傾向于通過建材銷售獲取利潤,而對于消費者而言的施工痛點沒有解決;而垂直類公司比如金螳螂、愛空間、東易日盛等注重線下,可真正解決用戶的痛點。
脫胎換骨,“新家裝”誕生。互聯網家裝發展經過幾個階段,我們把家裝分為兩個大階段,第一個大階段是15 年8月份之前,注重互聯網+,所見所得,線上營銷宣傳,流量導入,互聯網思維較重,對于線下客戶體驗關注較少,而后來發現施工端出了問題,線下做好才是王道;第二個階段是15 年8 月份至今,進入第二個階段的標志性事件是金螳螂和家裝e 站分手,從那個時候開始,大家注重線下施工質量,注重口碑,金螳螂重新成立金螳螂家,東易日盛速美超級家也重新定位等等,節奏趨于穩健,線下開店,做施工質量,做口碑,我們將目前的家裝稱為“新家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