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光伏行業深度報告-擁抱美好的平價時代(72頁)

產業發展迅速,國際領先優勢明顯。光伏行業是新能源發電的一個子行業,是半導體技術和清潔能源發電需求相結合而形成的行業。光伏行業產業鏈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薄膜,一類是晶硅。其中晶硅產業鏈又分為單晶和多晶兩種不同的技術路線。目前在光伏發電領域,晶硅類的產品已經達到產業化非常成熟的程度,并且已經成為我國為數不多可參與國際競爭并取得領先優勢的產業。

產業現狀:作為光伏產業鏈最上游的多晶硅制造,目前這個環節的技術要求比較高,具有一定的技術壁壘和壟斷性。據硅業分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受益于國內外光伏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特別是中國市場搶裝高峰,全球多晶硅市場供需兩旺。截止2016年底全球多晶硅有效產能為45.7萬噸/年,同比增長10.7%。中國多晶硅產能21萬噸/年,同比增長11.7%,占全球總產能的45.7%。同期,全球多晶硅產量達到38.6萬噸,同比增長10.3%。其中中國產量為19.5萬噸,同比增長15.4%,占全球總產量的50.5%。需求方面,2016年全球多晶硅需求量40.2萬噸,太陽能級多晶硅需求量為37.2萬噸,同比增長24%,其中中國太陽能級多晶硅需求量達到33.4萬噸,同比增長28.4%,全球占比89.8%。

競爭格局:多晶硅產量排名前十家廠商2016年總產量達到31.31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81%,集中度較高,呈寡頭壟斷的格局。從國際上來看,多晶硅生產的核心技術之前掌握在美、德、韓的傳統外國企業手中,包括Hemlock、Wacker、OCI等,隨著中國國內的裝機規模優勢和技術創新,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強, 2016年全球產能排名前十大多晶硅廠商中,中國有六家企業入圍,分別為江蘇中能、新特能源、洛陽中硅、亞洲硅業、大全新能源和四川永祥。其中江蘇中能位居世界首位,產能和產量分別達到74000噸和70000噸。美國、德國分別有一家廠商入圍,韓國有兩家廠商入圍。說明中國廠商在國際格局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競爭優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