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是對傳統信息通信的革命。物聯網是一場革命,是對傳統信息通訊信的大挑戰,它在人與人信息交流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物體之間的數據傳輸和交流。從發展趨勢來看,物聯網的發展可分為時間、地點和物件三個維度,隨著物聯網發展至成熟,將使所有物體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相互溝通,涵蓋了“人與人”、“物與物”及“人與物”三大范疇。
各國政府、運營商和集成商聯合推進物聯網發展。國外對物聯網的研發、應用主要集中在美、歐、日、韓等國家,最初的研發方向主要是條形碼、RFID 等技術在商業零售、物流領域應用,而隨著RFID、傳感器技術、近程通信以及計算技術等的發展,近年來其研發、應用開始拓展到環境監測、生物醫療、智能基礎設施等領域。如:思科已經開發出“智能互聯建筑”解決方案,為位于硅谷的美國網域存儲技術有限公司節約了15%的能耗;美國政府目前正在推動與墨西哥邊境的“虛擬邊境”建設,該項目依靠傳感器網絡技術,據報導僅其設備采購額就高達數百億美元。在政策方面,美國將物聯網發展和重塑智能制造業優勢結合,希望借此重新占領全球制造業至高點。歐盟于通過Horizon 2020計劃,旨在利用科技創新促進經濟成長、增加就業。韓國在2014年提出IoT物聯網基本規劃,從服務平臺網絡到終端設備與信息安全,全面建構開放式物聯網IoT生態體系。日本IT戰略本部在2009年發布了發布了新一代的信息化戰略“i-Japan戰略2015”,其目標是“實現以國民為中心的數字安心、活力社會”。
物聯網產業鏈。物聯網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平臺層和應用層三個層次,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是硬件部分,包括芯片、模組、傳感器和通信網絡建設;平臺層主要是軟件部分,包括平臺建設和系統集成及應用服務提供商;應用層目前主要是表計類的應用,主要包括水表類三川智慧、新天科技,燃氣表類金卡智能等。根據麥肯錫數據,未來物聯網設備層、連接層、平臺層和應用層的價值占比分別為21:10:34:35,也就是基礎設施建設層、平臺層和應用層的價值占比分別為31:34:35。2020年我國物聯網產業僅連接層規模就達1500億元,不考慮價值鏈的縱向延伸,系統集成商和電信運營商僅在基礎設施層就將迎來千億級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