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年跟蹤、20 年數據、100 次調研,再次梳理和思考油服產業研究框架。近期再次深入產業調研,并結合此前6 年超100 次的持續調研跟蹤及20年跨度的數據積累,我們重新針對新油價時代下的油服及油氣設備行業進行研究新框架梳理,希望用最完整的油服產業鏈各環節梳理(特別是新技術)、最清晰的邏輯、最翔實的數據,為您在該產業的投資提供些許幫助。深入探討的問題包括:短期油價波動,對油服行業來說,是情緒影響,還是制約資本開支回暖的趨勢性因素?中期來看,油價中樞在哪?產業鏈傳導規律如何?油服產業鏈受益公司有哪些?國際油服公司的發展趨勢?特別值得思考的是,中國是否做好了進入“新油價時代”的準備?
觀點一:中東剩余產能行至低位疊加減產影響,全球供需向動態平衡好轉。中長期來看,原油定價機制正由邊際需求定價轉向邊際成本定價。目前中東剩余產能行至歷史低位,截止16 年12 月僅為340 萬桶/日。疊加OPEC和非OPEC 共175.8 萬桶/日減產協議的積極影響,全球供需正向動態平衡好轉。同時,低油價不符美國核心利益,我們預計未來一個季度到半年,油價將圍繞60 美元中樞在50-70 美元之間震蕩。
觀點二:油價突破50 美元并維持觸發資本開支的中期向上拐點。油價50 美元是資本開支重新啟動的臨界點,只要油價能繼續維持50 美元或以上,資本開支重啟將是大概率,短期油價脈沖式波動對油服行業僅是情緒影響不會改變資本開支回暖趨勢,油服行業正進入中期的筑底向上周期。中東等海外市場的資本開支回升可能較強,美國頁巖油氣開發回暖進度需要重點觀察,與此相關的油服及設備企業將受益。但未來一年國內資本開支回升力度弱,以國內業務為主的民營油服企業受益產業復蘇滯后。
觀點三:這波向上周期至少持續到2018 年,把握40-60 美元最佳投資期。遵循油價變化—石油公司調整資本開支—影響服務與設備公司業績的順序傳導,整個傳導周期大約 1- 2 年,即這波訂單及業績向上的周期至少持續到2018 年。看好中東等海外市場營收比重高、與美國頁巖油氣開發敞口高的油服企業,優秀公司在這一輪的盈利復蘇中可能超過歷史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