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光熱行業深度報告-開啟新篇章(42頁)

同其他新能源發電方式相比,光熱發電具備多方面優勢。地球上太陽能資源的儲量十分豐富,使得光熱發電具備大規模持續開發的可持續性。此外光熱發電還具備環境污染極小、電力輸出穩定以及技術路線較為成熟等優勢。1

光熱發電有多種技術路線,目前全球在運營的商業電站多為槽式和塔式光熱發電。目前全世界在運行的單個槽式聚光熱電站一般在1兆瓦到200兆瓦之間,在運行的總容量已經超過了600MW;在建和在開發中的商業化塔式電站的數量越來越多,技術路線向熔鹽塔式技術過渡,裝機規模呈現大規模化趨勢。2

美國、西班牙領跑光熱行業世界市場,南非、摩洛哥、印度等新興市場迅速崛起。從行業生命周期來看,發達國家光熱發電行業已經步入成長階段,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以及持續的技術研發,美國、西班牙等國家處于領先地位;新興市場光熱行業起步較晚,尚處于進入階段,但發展潛力巨大。從2013 年開始,包括南非、摩洛哥、沙特、印度等新興市場的光熱發電產業開始擴張,大量的光熱發電項目正在建設當中。3

我國光熱發電行業起步較晚,處于商業化規模前期。截至2015年底,我國光熱裝機規模約18MW,其中純發電項目總裝機約為15MW,除中控德令哈50MW太陽能熱發電一期10MW光熱發電項目具有商業化規模以外,其它均為小型的示范和實驗性項目,多不足1MW,處于商業規模化的前期階段。4

太陽能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和標桿上網電價重磅出臺,我國光熱發電行業即將進入快速增長期。根據國家能源局《太陽能利用“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十三五”光熱裝機規模到2020年完成10吉瓦。此外,根據國際能源署預測,中國光熱發電市場到2030年將達到29吉瓦裝機,到2040年翻至88吉瓦裝機,到2050年將達到118吉瓦裝機,成為全球繼美國、中東、印度、非洲之后的第四大市場。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