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ar碼的意義不在于技術本身之爭,核心在話語權的爭奪,本質在背后巨額專利費用的博弈。對于像支持Polar碼的華為同盟企業(主要包括中興、小米、大唐等)未來在專利授權上、研發開發方案中具有一定先發優勢。通信標準決定了技術話語權和產業鏈主導權,我國在通信技術標準方面經歷了2G空白、3G跟隨、4G同步的發展路徑,未來5G技術我國將力爭主導。
Polar碼是中國通信企業主導的技術標準第一次成為主流技術,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在此次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應用場景中,LDPC獲得長碼的全部信道和短碼的數據信道,Polar獲得短碼的控制信道,而Turbo則從5G編碼標準中退出。未來Polar碼還將在大連接物聯網mMTC和低時延、超可靠通信uRLLC等更多的應用場景發揮作用。
5G標準制定有望提速。按3GPP計劃,2016-2017年會有部分組成標準陸續發布,2018年9月公布的Release 15中會正式發布5G技術標準,2019年芯片及硬件設備具備供貨能力,2020年開始全面建設商用5G網絡。結合近期各方對5G技術實驗進度和應用需求,標準制定有望加速,建議關注后續5G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