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半導體后摩爾時代-寫無限集成之夢想(47頁)

1965年4月19日,戈登摩爾通過對芯片上晶體管數據的觀察在《電子學》雜志中大膽預測,每隔18-24個月,芯片上集成的晶體管數目就會增加一倍,這個預測被稱為摩爾定律。1

晶體管是集成電路的基本組成單元,集成電路上晶體管數量成倍增長使芯片能夠搭載越來越復雜的電路系統,摩爾定律成為集成電路向小型化、低成本化及高性能發展的最好詮釋。2

在接下來的50余年中,全球約70%的半導體元器件市場直接受到摩爾定律的影響,這70%的元器件主要包括三類:處理器、存儲器和數字邏輯電路,這三類集成電路都是大規模CMOS電路;相對而言,模擬信號IC和混合信號IC只是采用CMOS衍生技術,因此它們受摩爾定律的影響相對較小。3

經過多年來行業內的實踐經驗和測算,摩爾定律更加準確的說法是:同樣面積的芯片上集成的晶體管的數量每隔18個月會增加一倍,也會將芯片的處理速度和處理能力提升一倍,而成本則會降低一半。4 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