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將推動材料國產化進程,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等企業迎來機遇。燃料電池核心系統是電堆,其成本占整個燃料系統的60%;催化劑(53%)、氣體擴散層(13%)、質子交換膜(11%)等又是電堆的主要材料。目前雖然主要材料還是依賴進口,但是國內仍有企業在積極開拓材料國產化。同時國內企業抓住催化劑向低鉑和無鉑方向、擴散層以碳紙和碳布為主、質子交換膜未來以復合膜的材料發展趨勢,有望得到發展良機。
甲醇重整燃料電池憑借在補貼政策和運營成本的優勢,有望在商用車領域率先實現產業化突破。從現有補貼政策看出,無論是物流車還是大巴車,燃料電池車補貼力度均高于補貼退坡前的電動物流和電動大巴車;經過我們按照國內主流車型的油耗以及充電服務費用的測算,甲醇重整燃料電池運營成本為每百公里16元,不到燃油車的一半,同時也低于純電動車運營成本。
國外燃料電池龍頭公司巴拉德通過在核心材料以及各應用領域的布局,打造燃料電池全球龍頭。巴拉德通過對不同部件制定了嚴格的成本下降和技術進步計劃,公司預計到2018年核心部件成本下降20%以上。隨著公司海外大巴訂單、國內軍工訂單以及技術授權收入的增加,公司有望大幅減虧甚至實現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