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建筑與工程行業深度專題-老樹開新花(173頁)

新常態下,宏觀經濟?L?型趨勢短期不會改變,政策在短期保增長目標和長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逐步平衡。進入?十三五?開局之年以來,宏觀經濟增速持續面臨下行探尋底部的壓力。2016年上半年GDP增速為6.7%,創歷史自新低。參考?權威人士?表態,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政策大概率不會再出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會持續推進。同時考慮到2020年GDP和人均收入較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短期內政府通過增加基建投資、穩健偏寬松貨幣政策以及積極財政政策等方式做一些對沖以穩住經濟仍屬必要,宏觀政策會在短期保增長和長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間逐步達成平衡,符合政策引導方向的相關標的有望持續受益。6

受益于企業積極謀求轉型帶來的基本面改善以及政策面積極共振,行業有望迎來一輪小周期復蘇。從政策面來看,超過12萬億元投資規模的存量PPP項目逐步落地、?穩經濟、保增長?驅動基建投資有望持續上行以及?一帶一路?戰略穩步推進,都將給企業帶來大量業務機會。從基本面來看,在行業景氣度下行背景下,部分企業聚焦主業、力爭做大做強,還有部分企業積極轉型、布局景氣度較高的新業務領域。我們認為,在PPP模式推廣、基建投資上行、?一帶一路?等政策面利好以及企業積極謀求轉型、布局景氣度較高的新業務等基本面驅動下,行業有望迎來一輪小周期向上回升。7

在宏觀經濟持續探底以及行業景氣度大周期下行背景下,企業轉型正當時,探索并布局新業務領域有望打開企業新的業績增長空間。企業轉型分為兩種類型:基于行業本身的轉型和以及跨行業轉型,主要都是通過外延并購的形式來推進的。無論從宏觀經濟面還是行業基本面看,企業積極謀求轉型、布局景氣度更高的業務領域都是較優的策略。從目前情況看,建筑行業企業轉型大部分都是通過外延并購形式來推進,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基于行業本身的轉型,布局的新業務往往與現有主業是上下游關系,新老業務發展能夠具有一定協同性;二是跨行業轉型,企業布局的新業務已經跳出了建筑行業本身,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景氣度更高的業務領域。綜合來看,建筑行業企業轉型方向主要有:PPP模式、生態環保、建筑工業化、智能家居、合同能源管理、互聯網+、金融、教育、醫療、VR、智能交通、體育、影視、軍工、通航、第三方檢測以及量子通信等方向。但無論是那種方向,企業綜合實力、團隊執行力以及新業務領域的行業競爭格局都將是影響企業轉型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8 9 1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