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泡沫啟示錄-區塊鏈的革新金融(40頁)

移動互聯網也近十年之癢,下個平臺是什么?
移動互聯網從2007 年蘋果推出iPhone 算起,已近“十年之癢”,業界和投資者紛紛布局下一個計算平臺。正如我們在《泡沫啟示錄:科技投資的勝者為王》中闡述,人們往往高估技術的短期影響而低估長期影響,每一次平臺輪替都會創造更大的財富,催生新的巨頭,但只有少數卓越公司可以成功跨越。我們無法確知下一個平臺是什么,但Blockchain、機器人/人工智能、VR/AR 和物聯網等皆有可能。

區塊鏈異軍突起
比特幣因其劇烈的價格波動和與犯罪相連的壞名聲,2009 年誕生至今仍遠未進入主流。作為比特幣背后的架構協議,區塊鏈卻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區塊鏈就是具有分布式、去中心化、去信任化、不可篡改、加密安全性等特征的賬本。基于對比特幣區塊鏈種種缺點的修正,后來興起的第二代區塊鏈,如Ripple、以太坊等,將區塊鏈推向了實際應用。就如TCP/IP 協議支撐了互聯網和信息經濟,在區塊鏈架構之上,或許能搭建起更高效、更透明、更個體自治的新社會。

Fintech 2.0,革新金融業基礎架構
正如我們在《硅谷挑戰華爾街》中所言,Fintech 創業公司憑借的往往只是用戶體驗優化、市場定位細分和監管套利,卻遠遠沒有觸及金融行業的底層架構。但區塊鏈有望改造金融基礎設施,釋放存量市場的活力。當前開始商用或測試的應用領域包括跨境支付、證券交易結算和證券發行等,今年或將看到更大規模的商業化。華爾街對區塊鏈的主動擁抱也將深化Fintech 2.0 的影響,清算所、存托所、交易所、投資銀行、商業銀行、經紀商等金融機構的職能將被取代或轉型。對于監管者而言,區塊鏈有利于實現原本互不相容的兩個目標:降低系統風險和減少監管負擔。

1 2 3 4 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