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網絡劇產業專題報告-開辟傳媒新大陸(35頁)

網絡劇成傳媒新星:近兩年,網絡劇如雨后春筍般涌現。2014 年是網絡自制劇元年,全年制作網絡劇多達205 部,遠超2007 年到2013 年間網絡劇的累計制作量169 部。2015 年1-8 月,全網共計上線網絡劇225 部,共計獲得點擊量130 億次(超過2014 年的全年點擊量125 億次),整個市場在體量上呈現幾何式增長態勢,預計2016 年在制作部數上有望超越傳統電視劇市場500 部的產量天花板,網絡劇新興市場氣候漸成。

超級網劇與草根小劇各顯神通。網絡劇按照形式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更偏向傳統電視劇制作路線的“大制作、高成本”超級網劇,通常由熱門網絡小說IP改編,其出彩主要依托超級IP 自帶的粉絲效應與制作機構突出的運營能力,《盜墓筆記》、《心理罪》的成功都證實了超級網劇的吸睛實力;另一類是由互聯網基因催生的“小制作、大創意”草根小劇,通常是以幽默搞笑的段子形式呈現,其出彩主要依托于笑點、創意和共鳴,其中,《屌絲男士》、《萬萬沒想到》都是成功以小博大、身價爆增的典范。所以,兩種網絡劇雖然風格迥異,卻都有自己的市場,能憑一己之長博得用戶喜愛。

四大趨勢為市場鋪開絢麗未來。1)首先是三網融合、文化政策利好兩大外在因素分別從需求、供應兩方面驅動市場高速發展。隨著網絡視頻用戶規模持續擴大以及移動端4G 時代的來臨,用戶在線觀劇的需求愈發強烈;而國家對文化產業的重視(規劃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嚴厲打擊盜版)以及傳統渠道上苛嚴的內容監管使網絡劇領域成為制作機構向往的天堂。2)其次,行業內部對多元盈利模式的孜孜探索以及先網后臺渠道顛覆的預期為市場增添無限的想象空間。就渠道端而言,盡管目前廣告收入仍是視頻網站主要變現方式,但用戶付費模式已經開始顯現成效;就制作端而言,“劇、影、游、泛”聯動的全產業鏈吸金模式則大幅提升了機構單部IP 的盈利能力。另外,“邊看邊買”式電商劇的萌芽、網絡劇逆襲電視屏幕等層出不窮的亮點都昭示著整個網絡劇行業十分性感。

未來市場將向精品劇與IP劇傾斜。從2015 年上半年市場情況以及幾家主流視頻網站公開信息看,如《心理罪》、《暗黑者》以新奇題材IP 為核心的超級網劇正在強勢崛起,未來也將成為網絡劇市場主旋律。具體原因:1)不足4成的上線量卻占據播放量前4名并貢獻了行業絕大多數點擊量;2)傳統電視劇領域的明星大咖、資深名導、老牌制作機構紛紛試水,網絡劇平均制作成本陡增;3)下半年及明年上半年各視頻網站將推出多部重量級IP 作品。

1 2 3 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