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保理:增速最快的供應鏈金融子板塊,沒有之一
保理是供應鏈金融的核心載體之一,而商業保理更是皇冠上的明珠,政策的大力支持與高達10 倍的杠桿空間使其成為時下最熱門的非銀金融子領域。自2012 年獲得合法地位以來,商業保理業務規模年均復合增速150%。
相比成熟市場,我國商業保理獨具發展潛力
歐洲市場目前是全球保理業發展最為成熟、業務體量最大的區域市場。銀行保理在歐洲市場具有高度壟斷地位,但是對比之下我國商業保理獨具發展潛力,因為:(1)國有資本壟斷商業銀行,牌照監管限制民營資本進入,使得商業銀行通過存貸業務已經可以獲取非常豐厚的收入發展保理等擴展業務的意愿不強;(2)征信體系不完善,選擇性回避中小企業保理融資需求;(3)中小企業眾多,融資環境較差。
9 萬億存量規模疊加信貸收縮周期與政策利好:空間巨大
不同于僅僅依據保理業務量占GDP 的比例就推斷我國商業保理有廣闊成長空間的市場觀點,我們從(1)信貸周期(信用收縮周期,中小企業融資日益艱難)、(2)存量市場規模(應收賬款存量9 萬億以上)、(3)政策支持與上市公司參與情況(政策春風不斷,上市公司搶跑布局)三個方面推斷出我國商業保理不僅前景廣闊并且爆發就在當下。
布局商業保理:搶跑進行時
2013 年以來部分先知先覺的上市公司開始布局商業保理,搶跑供應鏈金融藍海市場以期獲得先發優勢。據我們不完全統計,已有34 家上市公司已經或計劃投資成立商業保理公司,涉及行業包括大宗商品、化工、零售、建筑等。
四大標準遴選保理業務的三大沃土
在甄別供應鏈金融真偽的五維模型基礎上,我們提出評判商業保理能否做大的四大標準:產業空間(大產業)、資金渠道(低成本資金)、核心企業控制力(強控制力)和上下游關系(弱上下游)。以此為基礎,我們認為大宗商品、行業或區域龍以及電商平臺是最可能孕育出優質保理公司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