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軍用無人機近百年的發展歷史,民用無人機在上世紀80 年代軍用無人機的現代系統得到大發展的基礎上才開始嘗試應用,各領域全面開花應用只有10 余年時間。
1)日本的民用無人機開發較早:早在1983 年雅馬哈公司采用摩托車發動機,開發了一種用于噴灑農藥的無人直升機,1989 年其成為實際首架成功用于試飛的無人直升機,2002 年CERP 公司及發明一款JAXA 多用途民用無人機;2003 年開始,耗時3 年,岐阜工業協會先后開發了4 代無人機產品,主要應用于森林防火、地震災害評估等領域;
2)美國NASA 牽頭成立世界級無人機應用中心:2003 年美國NASA 成立世界級的無人機應用中心,專門研究裝有高分辨率相機傳感器無人機的商業應用。近年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用無人機追蹤熱帶風暴有關數據,借此完善颶風預警模型。2007 年森林大火肆虐時,美國宇航局使用“伊哈納”(Ikhana)的無人機來評估大火的嚴重程度,以及災害的損失估算工作。2011 年墨西哥灣鉆井平臺爆炸后艾倫實驗室公司的無人機協助溢油監測和溢油處理等。以色列也專門組建了一個民用無人機及其工作模式的試驗委員會,2008 年給予“蒼鷺“無人機非軍事任務執行證書,并與有關部門合作展開多種民用任務的試驗飛行;
3)歐洲制定路線圖:歐洲在2006 年制定并即刻實施的”民用無人機發展路線圖“,之后歐盟擬籌夠一個泛歐民用無人機協調組織,為解決最關鍵的空中安全和適航問題提供幫助;
4)中國起步早,近年發展較快:中國上世紀80 年代,就將自行開發的無人機(脫胎于軍用機型)在地圖測繪和地質勘探中做了嘗試。近些年,專為民用研制額”黔中“1 號無人機于2010 年順利首飛,2011 你那國產”蜜蜂“28 無人機,可全自主起飛、著陸、懸停和航路規劃,能應用農業噴灑、電力巡檢、防災應急、航拍測繪、中繼通信等。和To B 端各行各業無人機領域快速發展相比,近兩年To C 消費端航拍、娛樂等市場,受益于無人機各方面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大幅下降,可謂是爆發式發展。深圳大疆成立于06 年,10 年僅幾百萬收入,13 年高達8 億元,14 年近30 億元。展望未來,無人機民用領域的市場爆發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