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人均GDP超過3000美金,社區消費額占居民消費總額占比將達到約30%。隨著人均GDP的持續發展,人居消費支出與社區消費占比也將繼續提升,商業業態也將隨之逐漸從商業中心轉變為各種類型的社區商業。以歐美國家發達國家為例,社區消費總支出已占消費總支出的60%以上。伴隨著我國城市化率的繼續攀升,城鎮社區居民數量也將不斷增加,也將成為社區消費市場增長的巨大動力。隨著我國經濟規模的發展,社區消費市場的規模也不斷擴大。根據我們的測算,截至2014年,社區消費市場已達到21678.3億元。
我們預計未來五年內社區消費占比有望提升至45%,城鎮居民消費支出年增長率為8%,社區居民人數增加至3.5億,則2020年全國社區消費市場規模將達到4.99萬億,社區消費年復合增長率為14.9%。
目前我國社區商業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形成了以肉菜市場、連鎖超市、便利店、洗衣店、房地產中介等為組成成分的基本社區商業體系。我國傳統的社區服務及消費業態發展水平仍然相對滯后,具體表現為效率低下、標準不統一及服務缺失:很多社區卻仍然無法享受諸如家政、洗衣、生鮮配送、社區電商和信息服務等對居民日常生活提供極大方便的社區服務。
騰訊科技在全國范圍內調研的結果顯示,社區中69%以上的用戶表示社區根本沒有前述的相關服務,顯示出現今社區服務市場仍然存在一大片空白留待新的商業力量去進行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