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信息化是必然趨勢
我國近年來發生了眾多食品安全事故,觸目驚心,食品安全問題一直難以絕跡的根本原因是信息不對稱。解決信息不對稱的關鍵是發揮市場信號的作用,即通過一定的手段全面披露客觀公正的信息。根據對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經驗的借鑒,我們認為,通過健全政府信息監管體系、實施食品追溯及檢測等信息化手段將能有效解決食品安全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食品安全信息化將是必然趨勢。
食品安全信息化即將進入爆發期
近年來我國制定了大量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十一五”、“十二五”規劃都明確提出了食品安全信息化方面的內容,如今,新《食品安全法》即將實施,預計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設速度將隨之大大加快。
我國經濟多年來高速發展,恩格爾系數連年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食品的要求早已從“溫飽”向多方位、高品質等更高層次發展。
食品安全信息化目前在我國仍由政府主導,我們根據中國政府采購網等公開信息對2010-2014年食品安全信息化項目的招標結果進行不完全統計,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2010年至2014年,食品安全信息化項目的總數量和總投資額均呈現上漲態勢。
食品安全信息化市場空間達千億 根據已展開食安信息化建設城市公開投資額的相關數據,我們估算,如果所有縣級以上城市(含縣級)展開食安監管信息化和追溯建設,整個市場空間將有望達到千億級別,如果僅考慮百萬以上(含百萬)人口的城市,市場空間也將達到三百億規模。而根據相關機構數據,食品安全檢測的市場空間在2015年則有望達到4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