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航空裝備專題研究-中國航空夢(23頁)

軍用航空工業市場:國防預算穩定增長+空軍裝備更新換代空間大: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周邊局勢緊張,雙重驅動下我國國防預算多年來一直穩定增長, 2015 年國防軍費預算達到8868.98 億元,同比增長為10.1%,預計國防預算兩位數的增速將保持。空軍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而中國空軍數量多、質量低的現實,說明更新換代的需求空間大:中國空軍擁有作戰飛機約1500 架左右,排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但質量較低,總體情況是二代戰機為主,三代戰機逐步列裝,四代戰機在研,整體上落后美國等發達國家一代到兩代的水平,更新換代空間巨大,我們預計每年市場空間將達到60 億美元。

民用航空工業市場:市場空間大+國內民機體系逐步建立:根據波音公司的預測,未來20 年全球民機市場規模將翻一番,新興市場成為增長主動力。中國市場發展最為迅速,中國航空業發展的年均增速約為10%,同期全球航空業的增速則為5%,預計到2032 年,中國市場的機隊規模將由2012 年的1969 架增長到6494 架,占全球客機機隊比例將從11%增長到17%,成為世界最大的航空市場,新增價值約6470億美元。中國民機市場雖然起步晚,但近些年受到國家的重視越來越大,隨著大飛機重大專項的實施、C919 的總裝集成、ARJ21 的適航取證、新舟系列的穩步發展,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一干兩支的民機體系。

當前四條主線:資產重組和證券化、科研院所改制、軍民融合、航空發動機:

資產重組和證券化:當前國企改革如火如荼,而改革的目標是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資產證券化將是最佳方向,中航工業在資產重組和證券化方面一直走在十大軍工集團前列,2008 年成立之初就提出“3 年內子公司整體上市,5 年內集團整體上市,今后三五年內把80%資產裝進上市公司”。今年5 月23 日,上交所與中航工業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軍工資產證券化、互聯網金融創新、軍工企業IPO、再融資及重組并購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中航工業在資本化運作方面將繼續為軍工集團改革指引方向。

科研院所改制:中航工業下屬有眾多科研院所,而且基本上都有相對應的上市公司平臺,隨著科研院所改制的逐步推進,作為優質資產的科研院所注入上市公司將是大概率事件,從而對提升上市公司業績帶來較大的推動作用。我們預計今年底各軍工院所分類將完成,2016 年會試點改革,最終在2020 年左右完成。

軍民融合:軍民融合是國家在如何統籌經濟和國防兩大建設的關系方面給出的戰略指示,其最終目的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推進國防建設,最終達到富國強軍。航空工業領域的軍民融合我們認為:軍轉民方面在軍民通用性較強的通用航空、直升機、電子系統以及基礎材料、元器件等領域會有較大發展;民參軍方面建議關注那些有自己核心競爭力、在細分領域有一定技術優勢和積累、經營模式高效靈活的企業。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中國心”的航空發動機項目,首次寫入了2015 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每年度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重點工程,后續都會獲得政策的有效落實,專項扶持政策已呈呼之欲出態勢,我們預計6 月份有望出臺,最晚在今年三季度會正式公布。重大專項是千億規模,其投資周期可能縮短至10 年以內,甚至達到5 年,投資強度大幅提高。另外類似于大飛機重大專項與中國商飛的關系,國家很可能成立中國發動機公司,相當于把發動機提高到了國家層面,其發展將得到強有力的保障。

1 2 3 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