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博弈信息安全
中國政府加碼信息安全,國產化勢不可擋:近一年,中國政府出臺了很多信息安全領域的法律法規,加快了網絡安全建設和國產化替代的步伐。我們預計2015年將有更多高規格的政策和細則出臺。銀行業是目前“安全可控”要求最具體、可操作性最強的部門之一。我們預計,今年將在更多領域逐步展開國產化替代。
美國政府加強網絡安全布局,美國企業對華態度軟化:美國政府同樣在積極加強網絡安全。美國企業與美國政府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合作則趨于低調,并積極調整戰略適應國際客戶(包括中國政府及中國企業)的新要求。
國際巨頭應對中國市場要求的態度更加積極開放
一方面,國際巨頭難以忽視巨大的中國市場。另一方面,我國的技術水平、產業基礎、人員素質,以及國際大環境都較以往有很大改善,部分環節本土企業的核心技術水平、自主可控能力也有了一定提升,國家在推進相關政策、外交博弈上更有底氣。
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將表現為三種形式
預計未來國產化與信息安全領域本土企業發展趨勢將表現為以下三種形式:(1)龍頭企業先行,在細分領域加速國產化,伴隨產業整合推廣及國家更大的扶持政策,它們的成長會進入快車道,如衛士通、啟明星辰、浪潮信息、東方通等;(2)務實的產業鏈合作有助于打開成長空間,如戴爾和CEC的合作。(3)對于技術薄弱的環節,全面引進、消化吸收,有助于企業盈利提升,如IBM在國內的硬件合作。我們認為,從中國在關鍵領域一貫重視獨立自主創新的傳統來看,前兩種形式所獲的支持或許會更大、發展前景確定性可能更高。
產業鏈投資建議
1)產業鏈地位明確的領先公司:衛士通、東方通、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啟明星辰、綠盟科技;
2)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通過與國內外企業進行合作來提升自身商業成熟度的南大通用、中國軟件、中電科普華。
風險和調整
企業治理結構、技術積累、投入周期等與跨國企業的差距;國產化政策的推進可能會因中美博弈情況的變化出現節奏上的變數;生態鏈建設的挑戰和產品遷移本身的技術風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