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行業變革在即-土地制度改革專題報告(45頁)

農村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將加快我國傳統種植經營模式的轉變,進而激發耕地及相關產業所蘊含的巨大潛能,并給相關行業和公司帶來長期投資機會。核心推薦組合包括 ST 大荒、隆平高科、登海種業、金正大、雅本化學、新研股份等。 2015 年催化劑包括:土改政策細化和落實、農墾深化改革政策的出臺、土地確權工作加快、土地流轉創新模式涌現、跨界合作及產業鏈整合等。

理由

種植經營模式的轉變-集約化、科技化與信息化: 土地制度改革將打破制約我國耕地流轉的最大障礙,從而加速耕地規模化進程。傳統粗放式的耕作模式將逐步轉向集約化、科技化和信息化的現代農業經營方式。

產前-看好受益需求快速提升、行業整合加快及創新經營模式的企業: 種植經營模式的轉變將驅動高品質、精細化的產前要素需求大幅提升,進而推動相關產業的整合進程;同時產中經營規模的提升也有利于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的農資流通體系。重點推薦隆平高科、登海種業、金正大、亞本化學、新研股份等。

產中-看好長期享受耕地價值重估和改革紅利的農墾公司 :耕地規模化推進、農資產品的技術革新以及機械化效率的提升將帶動種植效益的明顯提升,從而打開耕地價值重估空間。在農墾深化改革同步推進下,坐擁億畝耕地資源的農墾系統有望充分受益。重點推薦 ST 大荒等。

產后-長期關注具備向前延伸產業鏈動能的加工流通企業:耕地經營規模化將打破制約產業整合的最大瓶頸,產后企業借助新型合作模式,有望成為種植產業鏈縱向整合的主導者。建議關注中糧集團、象嶼股份等。

農業信息化方興未艾,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作為實現農地流轉的第一步,土地流轉相關市場規模預計將達 300 億元,其需求將在2018 年以前迅速釋放。建議關注神州信息。

1 2 3 4 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