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大體育,大未來 開啟產業黃金十年(37頁)

黃金十年:制度紅利與消費紅利。2013 年中國體育(及相關)產業總產出1.1 萬億元、增加值3563 億元,預計2014 年產業增加值突破4000 億元。上述規模對應人均體育消費僅27 美元(vs 全球平均217 美元/年),且其中近80%用于鞋服等商品。未來十年,中國體育產業料將享受“制度放開”和“消費升級”的雙重紅利,頂層設計的目標為2025 年總產值5萬億、增加值2 萬億。制度紅利推動下,賽事審批及轉播權市場化將最終提升整條賽事(尤其職業聯賽)產業鏈價值。結合消費紅利釋放,料將實現人均體育消費大幅提升、消費結構向非商品領域擴散的轉型調整。

商業模式:內容提升與增強變現。體育產業鏈“內容制造/媒體傳播/衍生品銷售”的各環節主要變現方式包括:經紀、門票、轉播權、贊助/廣告、商品及彩票。中國體育產業未來賽事價值提升是大勢所趨,其中:職業聯賽品牌資源排他,但內容提升難于一蹴而就,產業鏈前端的球員經紀/體育營銷有望率先發展;非聯賽(職業商業賽/群眾賽事)將方興未艾,“品牌化”運營結合系列復制將是最佳商業模式。此過程中,互聯/移動互聯新媒體作為流量入口將具備更創新的變現方式實現價值的快速提升。而一直都是主要變現方式的衍生品中,鞋服市場競爭格局已趨于穩定;體育彩票則料將全面受益國內(外)賽事興起,尤其是互聯/移動互聯滲透率提升過程中,政策明晰后的互聯網彩票有望再獲爆發增長。

資本力量:資源整合與內外對接。產業各環節內生發展之外,兩大趨勢將與此并行:一、產業鏈不同節點的資源相互整合,尤其運動鞋服類公司將是重要的整合者之一;二、中國體育市場的開發將伴隨大量的海外產業公司的進入或內外公司的合作,甚至某種程度上將受益海外力量的推動。而上述趨勢的發生將大量依仗資本的力量,形成一級/二級市場的廣泛機會。

1 2 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