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征信行業深度報告-征信市場化開啟藍海(35頁)

征信的定義:征信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信用信息,并對外提供信用報告、信用評估、信用信息咨詢等服務,幫助客戶判斷、控制信用風險,進行信用管理的活動;從服務對象的不同,我們可以概述征信具有六大作用:防范信用風險、服務其他授信市場、加強金融監管和宏觀調控、服務其他政府部門、有效揭示風險、提高社會信用意識;按業務模式征信分為企業征信和個人征信。

首批個人征信牌照發放。2015 年1 月5 日,人民銀行印發《關于做好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包括芝麻信用、騰訊征信、前海征信、鵬元征信、中誠信征信、中智誠征信、拉卡拉信用管理和華道征信,八家機構在各自領域擁有數據資源優勢。

大型數據庫和產品設計和實現能力是征信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征信基礎數據庫的收錄人數、收集信息全面度、覆蓋范圍和使用廣泛尤為重要;截至2013 年11 月底,國內最全面的數據庫人民銀行征信系統收錄8.3 億多人,企業及其他組織近2000 萬戶。此外,先進的統計分析、創新的建模技術和專業的軟件工具是征信公司提供高附加值服務的核心競爭力,模型的預測能力、排序能力、分辨能力的強弱和穩定性都十分重要。

市場規模:我們對中美兩國征信市場規模進行測算,美國征信市場規模為671 億元。中國市場,我國個人征信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征信服務人口覆蓋率達50%,每人每年查詢個人征信報告的次數為5 次,央行征信中心個人報告查詢服務的單價為25 元,我們推算我國征信市場未來的規模約855 億元,極有可能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征信市場。

1 2 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