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VS區塊鏈,重申觀點—區塊鏈技術未來預料獲更多產業青睞和投資:比特幣工作量證明引發礦機競爭高能耗,中國算力造成壟斷和比特幣本身分布式民主設置初衷產生沖突,1MB的區塊限制造成網效降低,種種因素對比特幣發展形成一定制約。但底層技術區塊鏈部署方式的創新,比特幣工作量證明機制外發展出權益證明、股份授權證明等多種創新高效機制,技術瓶頸解決,區塊鏈技術相對比特幣應用開始獲得更多產業資本青睞,長期趨勢有望強化。
區塊鏈技術應用發展目前分四階段:第一階段,數字貨幣為起點,相關應用和支持軟硬件為區塊鏈1.0。第二階段,區塊鏈2.0由數字資產開啟,各類資產可在區塊鏈上進行數字登記,得到資產安全和數據完整性保證。第三階段,區塊鏈更廣闊應用場景的打開取決于生態系統進化,其中智能合約標準的制定普及是關鍵。第四階段,數字資產結合生態系統可打開區塊鏈價值網絡的應用,總結八領域為跨境支付、金融市場交易清算、貿易金融、物聯網、網絡安全、P2P借貸、保險、以及類似審計的職業服務。
海外目前產業發展方向集中在生態系統搭建和價值網絡應用的技術商業模式實驗:目前數字資產區塊鏈登記儲存發達市場已有較多成熟商業模式。生態系統搭建方面建議關注Ethereum的智能合約標準確立,各外部機構憑此標準開發應用可做到真正的互聯共享。價值網絡八大應用方面,Fintech金融創新應用有望加速推進,區塊鏈可同時實現降低系統風險和減少監管負擔兩大原矛盾目標,同時提升系統實時性和交易效率,對于監管層和大型金融機構充滿吸引力。物聯網方面,隨著智能設備數量從萬級升至億級,區塊鏈可在設備間建立低成本點對點的直接溝通橋梁,使智能設備成為可以自我維護的自主個體,同時提升系統內信息安全私密性。物聯網、P2P借貸、保險、職業服務目前更多處于模式探索階段,陸續落地需要關注。
行業標準規范和人才跟進國內進行正當其時。仿照國外路徑,數字資產登記和數據完整安全性保證或會成為區塊鏈在我國最易落地的應用場景。金融應用方面,最可能在場外例如區域資本市場、機構間交易市場、交易所固收等場景獲得突破。區塊鏈在銀行間轉帳、理財業務的底層技術提供方面也存在應用潛力。三大商業機會包括技術提供者、運營商、解決方案開發和運營的綜合體。基于區塊鏈合作分布,以及底層協議的本質,行業內良好的協議層標準制定為長遠發展關鍵,ChinaLedger的建立樹立了良好開端,后期還需更多人才加入陣營,加快行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