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利益格局重塑,2015年是資本市場發展元年。銀行、信托已被“剛性兌付”困住,經濟無法出清,貨幣價格傳導機制失靈,無以為繼。而資本市場經過多年投資者教育和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買者自負的觀念已深入人,可以承擔建立信用體系、提升金融效率的重任。搞活資本市場是盤活存量、經濟轉型、混合所有制的前提。盤活存量需要發達的資本市場為存量資產提供流動性,經濟轉型所需要VC和PE資金必須要有退出渠道,混合所有制需要一個公開透明的定價機制。資本市場擔綱經濟轉型的引擎,美國80’S和90’S的場景有望重現。中國目前所面臨的產業轉型問題,與美國上世紀70-80年代相似。80年代美國米爾肯時代,資本市場杠桿并購消化了產能過剩,帶動產業調整。90年代納斯達克市場通過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為新興產業融資提供了獨特的解決方案。券商作為資本市場組織者,資產和收入增長、杠桿空間擴大、利潤率提升是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