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鈉離子電池-鈉電重視“變革”與“切換”(37頁)

鋰離子電池較早開始商業化進程,主要是由于鋰相對原子質量小、標準電極電位低、比容量高。而鈉元素儲量豐富、分布更均勻,且能兼容已有的鋰電產線,從資源供應保障、成本角度考慮,鈉離子電池是鋰離子電池的優選互補方案。

鈉離子電池生產工序主要包括極片制作(制漿-涂布-輥壓-模切)和電芯的組裝(卷繞/疊片、入殼、封裝、化成、分容),整體生產工藝與鋰離子電池類似,僅在負極集流體上換用鋁箔、以及配方調整。目前鋰離子電池產線基本在調試之后可切換成鈉離子電池產線,不需要額外設備投資。

層狀氧化物(基本已攻克,量產首選方案):結構類似鋰離子電池三元正極材料,比容量相對較高、綜合性能好,通過調整過渡金屬元素選擇和比例,可以兼顧動力、儲能等多場景需求。工藝成熟(工藝流程和設備和鋰電三元材料相似),配套企業基本為成熟三元正極材料廠商,能夠提供一致性好、性能穩定的樣品、量產原料,是近期產業化首選方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