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大數據一體化需要政務信息化技術與政府組織架構的雙重支持,產業基礎已基本夯實。1)技術基礎逐層深入:政務信息化自 20 世紀 80 年代建設以來,自下而上的辦公系統、業務系統、電子政務內網平臺、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電子政務外網平臺)、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已基本建成;2)組織架構日趨完善:政務的職能定位加速向“數字政府”轉型,全國 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已結合政務數據管理和發展要求明確政務數據主管部門,共建成 18 個省級大數據管理中心。
政務網絡建設包括國家電子政務內網、外網兩大體系,目前已基本實現縣級以上全面覆蓋。根據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的數據顯示,國家電子政務內網建設進展順利,截至 2021 年底已實現 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 122 個中央國家機關的互聯互通,有效服務于政務部門的業務協同;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基礎能力不斷提升,目前已實現四級骨干網絡(縣級以上行政區域)的 100%覆蓋,鄉鎮覆蓋率高達 96.1%,為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推進提供了重要保障。
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日益完善,信息基礎庫初步建成。根據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網站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共 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46 個國務院部門已建成政務服務平臺。截至 2022 年 9 月,國家政務服務平臺(試運行)以實現上述 32 個地區和 46 個國務院部門政務服務平臺的聯通,對外提供超 570 萬項事項實施清單,匯聚政務服務辦件超 13.68 億件。依托政府服務一體化平臺,覆蓋國家、省、市、縣等層級的政務數據目錄體系初步形成,政務數據目錄超過 300 萬條,信息項超過 2,000 萬個,人口、法人、自然資源、經濟等基礎庫初步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