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裝材料是決定光伏組件產品質量和壽命的關鍵性因素。結構上看,由于單體光伏電池片機械強度差,并且其電極易受空氣中的水分和腐蝕性氣體的氧化和銹蝕,使得其在露天環境中的應用受到極大限制,所以通常利用光伏玻璃與背板通過 EVA 膠膜將電池片密封在中間,組成具有封裝及內部連接的光伏組件。同時,光伏電池的封裝過程具有不可逆性,且電池組件的運營壽命通常要求在 20 年以上,一旦電池組件的膠膜、背板開始黃變、龜裂,電池易失效報廢,因此封裝材料對提升和保證光伏組件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封裝材料單瓦成本約 0.5 元,組件價格未來仍有下降空間。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近年來我國光伏系統初始全投資成本持續下降,地面電站系統成本從 2018 年的 4.92 元/W下降到 2020 年的 3.99 元/W,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系統成本從 2018 年的 4.18 元/W 下降到2020 年的 3.38 元/W。2021 年,受產業鏈上下游價格波動影響,地面及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系統投資成本分別上升至 4.15 元/W 和 3.74 元/W,其中組件成本占比分別約為 46%和 51%。按照封裝材料成本占比 26.6%計算,2021 年地面及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系統所用封裝材料成本分別為 0.508 元/W 和 0.507 元/W。今年以來,硅料價格高企導致組件價格超過 2 元/W,預計隨著未來產業鏈新增產能投放及高效電池技術逐步應用,價格有望回歸合理水平。
傳統壓延玻璃現狀及后續擴產計劃:雙寡頭格局,后續擴產計劃充足。據卓創資訊,截至7 月底,信義及福萊特在產產能均超過 10000t/d,CR2 市占率達 45%,其余公司產能均不超過 5000t/d,龍頭公司與第二梯隊公司產能優勢領先。從目前在建產線情況看,我們統計在建產能達 55930t/d,傳統浮法玻璃企業旗濱、南玻后續投產產能規模預計較大,投產后產能有望躍居第二梯隊,此外龍頭福萊特信義也均有一定規模的在建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