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國產大飛機-自主可控打開千億市場(40頁)

民機格局:波音空客長期壟斷,中國商飛力爭打破現有格局。長期以來,美國波音公司(BOEING)、歐洲空中客車公司(AIRBUS)幾乎壟斷了全球民用干線客機市場。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加拿大龐巴迪公司(BOMBARDIER)專注于支線客機市場。其中,龐巴迪公司 C 系列飛機項目于 2018 年被空客公司收購。波音公司于 2018 年啟動收購巴航工業商用飛機部門,于 2020 年停止。從交付情況看,2021 年,全球商用飛機交付量 1034 架,其中波音公司交付 340 架、空客公司交付 611 架,占全球交付量的 92%。

我國民用大飛機當前一定程度上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的現狀,與中國民航制造業早期的曲折發展有關:1970 年運十的立項標志著中國開始研制第一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客機,但卻于 1985 年中止下馬。此后,在“用市場換技術”思路的指導下,我國先后與美國麥道公司合作生產 MD82 和 MD90、嘗試與歐洲開展合作研發,但均無疾而終,且浪費了寶貴的發展時間和資金。

2008 年中國商飛成立后,成為我國統籌干線支線飛機發展、實現我國民用飛機產業化的主要載體。中國商飛三款產品 ARJ21 支線客機、C919 大型客機、CR929 遠程寬體客機實現了民航支線和干線市場全覆蓋,三款飛機從設計指標上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具有跟波音、空客等當前主流制造商主要產品一較高下、爭奪市場的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