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動工程機械電動化。在國家實現“雙碳”目標、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隨著“三電”技術的逐步成熟帶來電動化產品制造成本的不斷降低,工程機械作為生產資料,電動化相比燃油的全生命周期成本逐步具備吸引力和經濟性,電動化成為工程機械綠色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從政策來看,近幾年工程機械行業相關政策主要偏向于老舊高污染工程機械產品出清,引導工程機械行業清潔化、高科技化發展。
滲透率提升空間大。我國目前國內工程機械主要產品保有量超過900萬臺,并以每年超40萬臺的速度增長。目前傳統工程機械的能源主要是柴油,新能源工程機械的滲透率不足1%;對比新能源汽車,2022年6月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達到21.6%,超過工信部之前規劃到2025年達到20%的目標,預計國內電動車到2025年滲透率將超過30%。參考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快速提升,我們認為在政策推動和環保壓力倒逼的背景下,工程機械電動化滲透率在未來幾年也將快速提升,預計2025年滲透率將超過30%。
電池成本將降低。在成本端,電池占電動工程機械總成本的40%-50%。隨著鋰電池產業鏈的逐漸完善,鋰離子電池組的價格快速降低。2013-2021年全球鋰離子電池組平均價格不斷下降,由2013年的684美元/千瓦時下降至2021年的132美元/千瓦時。根據歷史趨勢預測,電池組平均價
格到2024年有望降低到100美元/千瓦時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