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到數字藏品技術層面,需要回答的第一個核心問題即為數字藏品之所以成為數字藏品,而不是一張網絡圖片,其技術核心點在于哪里。數字藏品與目前在線瀏覽的網絡圖片最大的區別在于數字藏品對于確權的應用,本質在于數字藏品由于在區塊鏈上進行鑄造、流通而具有的不可篡改、不可分割、不可復制的特性。
第二個問題即數字藏品與區塊鏈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兩者的發展對互相會有什么樣的影響。數字藏品的底層技術即為區塊鏈,區塊鏈技術目前的一個熱門應用為數字藏品。區塊鏈的發展情況決定著數字藏品的一些特性,而數字藏品的發展情況有助于為區塊鏈探索新應用場景,尤其涉及確權領域的新應用場景,奠定基礎。
2008 年,名為“中本聰”的學者發表了一篇奠基性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標志著區塊鏈的技術的起源。“中本聰”的方案是讓整個網絡發揮監管作用,所有的交易都記錄在區塊鏈這個公共記錄平臺上,每個 P2P節點都保留完全相同的總賬,用戶花掉比特幣后,節點就會記錄并更新總賬。隨后一年,比特幣早期代碼的公布標志著比特幣的正式誕生,2010 年第一筆比特幣交易發生,一位程序員用 1 萬個比特幣購買了價值 25 美元的披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