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元宇宙-NFT在中國向何處去?(40頁)

全球來看,從NFT的發售來看,NFT的不可替代性是相對的:購買NFT購買的是一串計算機代碼,并不能獲得實物本身,擁有的是藝術品的網絡虛擬財產權。1)客觀上不同公鏈可以發行相同藝術作品的NFT,但發行平臺一般不會多鏈發布;2)按照ERC-721代幣標準:單一作品只能發行一個NFT,譬如文物數字藏品在Opensea的獨家發行。按照ERC1155代幣標準:單一作品可以發行多個NFT,智能合約會限制基于公鏈上的發行總數量,譬如在螞蟻鏈的鯨探上發行的1萬個19.9元的數字藏品。

NFT對于國內購買者而言,到底購買了什么?1)部分平臺賦予購買者獲得數字藝術品的使用權、復制權等,如古董藝術品的NFT購買者可以獲取其元數據,利于古董藝術品的流轉;2)對藝術家和創作者的心理認同,獲得粉絲唯一認證編號或專屬銘牌;3)若國內二次交易市場打開,國內NFT市場才有望真正打開。

國內NFT核心產業鏈環節包括內容端、NFT發行端、底層技術端(區塊鏈、結算系統、存儲系統等)、NFT交易端(國內生尚未有合規的二次交易平臺)。 1)內容端主要來源于數字資產創作者或藝術品實物或相關版權方,包括IP內容版權相關公司、藝術品持有機構等,目前國內90%為原生數字藝術品,衍生類內容以2021年12月齊白石的《群蝦圖》為里程碑式的突破;2)NFT發行端所在NFT一級市場,是當前國內大部分NFT平臺所屬環節;3)底層技術端重點包括區塊鏈相關公司,結算系統主要通過結算平臺(如支付寶)或自有虛擬貨幣完成資金流轉;4)NFT交易端僅有一次交易,目前國內尚沒有嚴格意義上可以做二次交易的中間平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