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骨料研究報告-當下拿礦,盈利幾何(30頁)

骨料指用于建筑領域的砂石,但并非所有砂石都可作為骨料。骨料,亦稱“集料”,是指在混凝土及砂漿中起骨架或填充作用的粒狀材料。粒徑小于 4.75mm 的骨料稱為細骨料(但也不能過小,通常要求粒徑大于 0.25mm,否則不能起到骨架支撐作用),大于4.75mm 的骨料稱為粗骨料。人們通常將“砂石”和“骨料”二者視為相同,并常以“砂石骨料”連用(在本報告中亦不將兩者做明顯區分)。但嚴格意義上講,并非所有的砂石都可作為骨料,例如未經淡化處理的海砂以及其他雜質較多不符合建筑用的砂石等。

砂石定義更為寬泛,“砂”和“石”的區分標準在于粒徑大小。粒徑小于 4.75mm 的顆粒稱為砂,大于 4.75mm 的顆粒稱為石。砂包括河砂、湖砂、海砂、山砂以及機制砂等。“砂”和“沙”在日常生活中不做嚴格區分:“河砂”與“河沙”,“海砂”與“海沙”均會被使用,并無明確對錯。但“砂”字本身具有用于建筑的隱含意義,因此在建筑領域只有“砂”而沒有“沙”,只有“機制砂”而沒有“機制沙”,“河沙”“海沙”等字眼也不會出現在建筑領域的資料中。而不可用于建筑領域的天然砂,例如沙漠中的沙子(粒徑過細、含堿過高、雜質太多不適合用于建筑)則通常使用“沙”字。石包括卵石和碎石兩種。卵石一般是天然石,是指由自然風化、水流搬運和分選、堆積而成的巖石顆粒。碎石一般是機制石,是指天然巖石、卵石或礦山廢石經機械破碎、篩分制成的巖石顆粒。

骨料按照來源可分為天然砂石和機制砂石。天然砂石是指經自然條件作用而形成的巖石顆粒,包括河砂、湖砂、海砂、山砂和卵石等。機制砂石是指經機械設備破碎后的巖石顆粒。天然砂石和機制砂石混合后的砂石也可歸為機制砂石,或稱為混合砂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