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日本寵物-以日為鑒,探析國貨崛起(33頁)

城鎮化快速推進:戰后日本農業地區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工業中心,50 年代地方高中畢業生的“集團就職”成為了鮮明的時代標志。1960-1980 年日本城鎮化率從 63.3%提升至 76.2%,城鎮人口年增長率保持在 2%以上,鄰居這一概念逐漸被淡化。

陪伴需求凸顯導致寵物角色由“看家”向“陪伴”轉變。這一階段是日本戰后經濟的快速發展期,從家庭結構分配來看,日本男性長期在外工作,妻子通過飼養寵物作為陪伴。從法律層面,1973 年動保法首次頒布,首次明確防止虐待和遺棄動物等關鍵事項,這也促進了人們對于寵物的角色看待由“看家護衛”向“陪伴”轉變。

個人財富進一步抬升,“悅己”消費在養寵消費中凸顯。①收入絕對值水平提升:人均 GDP 從 1 萬美金提升至 4 萬美金,民眾消費能力進一步增強;②消費“個性化”特征凸顯,消費者具有更強心理訴求和感情訴求,根據《第四消費時代》,該時期日本群眾消費特征追求個性化、品牌化,對高品質物質和服務具有更高的追求,這一生活理念亦延伸至寵物身上,在此階段寵物食品及用品的種類豐富度開始提升,寵物食品的品牌化趨勢亦逐漸凸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