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可靠性是國網社會責任績效的重要考核指標。據《國家電網社會責任報告》披露,2016-2020年城網/農網供電可靠率逐年提高,分別從99.960%提升至99.970%、從99.782%提升至99.843%。2016-2020年城市/農村綜合電壓合格率總體上呈上升趨勢,分別從99.993%提升至99.995%、從99.491%提升至99.810%。其中農網供電可靠性、農村綜合電壓合格率提升較快,但仍與城網、城市存在較大差距,預計下階段國網將繼續加速電網尤其是農村電網可靠性建設,通過智能化、信息化手段可有效提高供電可靠性。
30/60雙碳目標下,新能源發電、裝機比例將顯著提高。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裝機占比將超過50%( 2020年為41%) ;預計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7億千瓦以上(2020年底為5.3億千瓦),超過煤電成為裝機主體(2020年僅為24.3%)。到2060年前,新能源發電量(非水非核)占比有望超過50%(據國網董事長文章),甚至超60%(據南網白皮書),成為電量主體(2020年風光合計9.5%)。
新能源發電事故隱患對電網可靠性提出更高挑戰。新疆哈密地區、河北沽源地區多次出現由風電機群及串補電網相互作用而引發的次同步諧振,造成變壓器異常振動和大量風機脫網。2019年英國霍恩熙離岸風場由于海地電纜電容效應,電壓不穩定發生振蕩,導致保護系統切機,引起英格蘭和威爾士大規模停電事故。隨光伏組件為追求性價比向大功率、大電流趨勢發展,傳統保護設計無法滿足要求,曾引發山西運城光伏電站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