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0-60 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提出,可再生能源將得到大力發展。2020年 9 月,我國在第 75 屆聯合國大會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 2030 年前達到峰值,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在 2020 年 12 月的聯合國氣候雄心峰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30-60”的目標被反復提及,標志著“碳達峰-碳中和”已成為國家戰略。由火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將逐步被光伏風電為代表的的可再生能源替代,可再生能源將成為能源主力。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需要大量儲能,儲能迎來發展機遇。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由于與用電負荷并不匹配,需要大量的儲能承擔削峰填谷的作用。另外,“30·60雙碳目標”的提出必將加快推動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的跨越式發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對電力系統靈活調節能力將提出更高要求,這就給儲能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新能源成為主力能源,電網穩定性亟需大量儲能。我國在 2020 年 12 月聯合國“2020 氣候雄心峰會”提出 2030 年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 12 億千瓦。為了實現2030 年碳達峰目標,可再生能源裝機將超過火電裝機,從補充能源變為主力能源,基本實現新增電力來自新能源。要承載如此規模的新能源裝機,電網乃至整個電力系統不僅要有“量”的增加,還要有“質”的變革,對儲能的需求急劇提升。成本方面,隨著技術進步,風光儲電力度電平均售價低于全國煤電平均售價,存量替代化石能源階段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