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鉆石發展歷史短暫,技術迭代迅速。1953 年,瑞典工程公司利用高溫高壓合成技術研制出 40 顆小粒鉆石,但未達到寶石級標準。1954 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宣布采用設計的環帶高壓設備制造出鉆石。1963 年,中國的第一顆人造細粒鉆石誕生。2015 年 5月 22 日——IGI 香港實驗室鑒定了世界上最大的無色 HPHT 培育鉆石,該培育鉆石重達10.02 克拉。
培育鉆石認證體系逐步完善,認可度持續高升。國外方面,2015 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頒布了《珠寶首飾-鉆石業消費信心》標準,明確合成鉆石與實驗室培育鉆石為同義名稱。2020 年 8 月,美國寶石學院(GIA)推出數字化全新實驗室培育鉆石分級報告。國內方面,早在 2018 年中國國際珠寶展期間,全國珠寶玉石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就已經對合成鉆石的市場情況進行過研討。隨著珠寶國檢(NGTC)兩版企業標準的試水推出,越來越多業內人士開始接受“實驗室培育鉆石”這一名稱,培育鉆石認可度持續飆升,培育鉆石行業標準的研制,也正式步入了軌道。
鉆石與合成立方氧化鋯主要區別在硬度。硬度決定鉆石與人造立方氧化鋯切割后腰棱的差別,由于鉆石的硬度高于合成立方氧化鋯,所以鉆石切割后其腰棱必須是磨砂的,而合成立方氧化鋯是帶有平行光排列的拋光痕跡。在顯微鏡觀察下,鉆石的內部包體豐富而合成鋯石比較干凈,少有包體特征。合成立方氧化鋯與鉆石是不同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