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化改造集成創新應用方面,網絡化改造指工業企業建設或改造企業內部和外部網絡,完成內外部網絡互連,以實現工業企業智能化發展。以聯通(山西)產業互聯網有限公司申報的“5G+智能礦山”項目為例,該項目建成了全國乃至全球首個煤礦井下 5G 商用專網。龐龐塔5G 建設全程在井下 800 米實施,覆蓋 100 公里巷道,共部署 144 個基站,構建了井下 5G+萬兆工業環網于一體的高質量工業互聯網絡,依托 5G 網絡的大寬帶,廣連接、低延時特性實現一張網管理,所有系統均通過一張網傳輸。龐龐塔煤礦利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實現視頻采集、智能分析、設備健康管理等智慧應用。
工業互聯網應用日益豐富,八大類新型場景發展迅速。5G 與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出現了八大類新型場景,分別是 5G+超高清視頻、5G+AR、5G+VR、5G+無人機、5G+云端機器人、5G+遠程控制、5G+機器視覺以及 5G+云化 AGV。其中,已進入應用成熟期有 5G+超高清視頻的融合應用,將成為 5G 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第一批應用場景;處于高速發展期的有 5G+AR、5G+VR 和 5G+機器視覺,將在未來 1-2 年成為工業互聯網的主流應用場景;處于產品成長期的有 5G+云化 AGV、5G+無人機,將在未來 2-3 年有較快發展;處于探索期的是 5G+遠程控制和 5G+云端機器人,有待進一步的測試驗證。
5G+工業互聯網已在多個領域實現應用,成效卓著。我國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場景已覆蓋機械、鋼鐵、電子、石化、汽車、機械、輕工等制造業主要門類,不斷向能源、交通、醫療等行業拓展,逐步向設計、服務等高附加值環節延伸。例如,在 5G+電子制造應用中,中興通訊在長沙工廠應用了 5G+工業物聯、5G+MEC 的視覺導航+云化 AGV 調度、基于 5G 機器視覺的產品質量檢測、5G+AR 遠程輔助指導到多個生產場景,實現了基于5G 的電子產品制造業務智能工廠的應用示范;在 5G+港口應用中,德國漢堡港引入網絡切片、MEC 和 5G 無線雙連接功能,增加了 7-10%港口集裝箱吞吐率、降低了 30%的人力和 90%的貨物損失率、網絡自動化運營過程中每輛跨車的年可利用時間增加了 49 小時以上、降低了人力審查成本及 10-15%的維護開銷等等。在 5G+電網中,南方電網完成了國內外首例基于 5G 網絡的智能分布式配網差動保護業務外場測試,測試結果顯示其時延控制在 8-9.8ms,網絡授時精度小于 300us,可以快速實現配網線路區段及配網設備的故障判斷及準確定位,快速隔離配網線路故障區段或故障設備,供電恢復時間從分鐘級縮短到秒級。在 5G+家電制造中,海爾基于 5G 網絡打造一個 5G 家電制造智能園區,運用了 5G 的大帶寬、低延時等特性和邊緣計算、無縫切換等技術,有效改善了傳統工廠運營過程中遇到的效率、安全、人工成本等問題,滿足了工廠智慧運營的需求,驗證了一批典型應用場景,有效提升了其天津家電制造園區的運營效率。在 5G+物流倉儲中,浙江兆豐在倉儲和生產線進行試驗應用 5G+AGV,利用 5G 網絡的低時延、大帶寬將 AGV所需計算資源通過 5G 網絡進行云化,在園區實行層級部署;并借助 5G 網絡無縫切換的移動性,實現在線實時協同調度,大幅度提高人機信息交互和反饋處理速度,降低倉儲AGV 的掉線率,提升 AGV 運行效率。